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 > 文章与案例
本文作者

陈省安,浙江南方中辰律师事务所实习律师。

文章与案例
陈省安/2017年《网络安全法》即将落地,亮点全解读

       中国目前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网络大国,中国网名数量已经达7.1亿。但是个人信息泄漏、网络诈骗、网络谣言、网络暴力这些问题依然层出不穷,现实的网络环境令人担忧。
       就在2016年11月7日,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经表决,高票通过了《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》,该法将于2017年6月1日起施行。那么即将实施的《网络安全法》亮点何在?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       看点一:以法律形式明确“网络实名制”
       随着网络的发展和普及,网络欺诈、网络谣言、网络暴力在虚拟的网络中逐渐蔓延开来,“网络实名制”虽然是老生常谈的话题,但却一直存在着无法全面贯彻实施的尴尬局面,要切实贯彻“网络实名制”就必须从法律层面加以规制。

       《网络安全法》第二十四条规定:网络运营者为用户办理网络接入、域名注册服务,办理固定电话、移动电话等入网手续,或者为用户提供信息发布、即时通讯等服务,应当要求用户提供真实身份信息。用户不提供真实身份信息的,网络运营者不得为其提供相关服务。​​

​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       看点二:不得买卖个人信息
       根据中国互联网协会发布的《2016中国网民权益保护调查报告》显示,54%的网民认为个人信息泄露情况严重,其中84%的网民曾亲身感受到由于个人信息泄露带来的不良影响。根据大量案例显示,公民个人信息的泄露、收集、转卖,已经形成了完整的黑色产业链,斩断公民个人信息买卖的利益链是保护公民信息,是维护网络安全至关重要的一环。

《网络安全法》规定:
1、网络产品、服务具有收集信息功能的,应当向用户明示并取得同意;

2、不得泄露、篡改、毁损其收集的个人信息;

3、不得窃取或非法获取个人信息,不得非法出售或提供个人信息。

​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       看点三:严厉打击网络诈骗
       个人信息的泄露是网络诈骗猖獗的重要原因之一。犯罪分子通过非法手段获取个人信息,包括姓名、地址、电话号码等详细信息后,再实施精准的诈骗,往往令人防不胜防。2016年引起社会关注的山东两名大学生遭电信诈骗死亡案,就是因为信息泄露之后的精准诈骗造成的。针对目前的局面,必须进一步完善网络安全方面的法律规定,针对网络诈骗的各个环节采取有效的监管措施,加大对网络诈骗的打击力度。

       《网络安全法》第四十六规定:任何个人和组织不得设立用于实施诈骗,传授犯罪方法,制作或者销售违禁物品、管制物品等违法犯罪活动的网站、通讯群组,不得利用网络发布与实施诈骗,制作或者销售违禁物品、管制物品以及其他违法犯罪活动的信息。​

​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       看点四:明确法律责任,强调网络运营者主体责任​

       《网络安全法》明确了不履行该法所应承担的行政责任、民事责任及其他责任,强调了网络运营者的主体责任,相较于罚款,关闭网站、吊销相关许可证等处罚对其的威慑力更大。

​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       《网络安全法》的出台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,它是我国网络领域的第一部综合性立法。《网络安全法》的出台,填补了网络安全领域的法律空白,顺应了网络空间法制化的趋势,它将已有的网络安全实践上升为法律制度,对国内网络安全治理有着重要的作用。

 

[ 关闭此页 ]
首页 - 业务领域 - 专业人员 - 新闻 - 文章与案例 - 关于我们 - 加入我们
浙江南方中辰律师事务所 版权所有(C)2016 网络支持 中国化工网  全球化工网  生意宝 浙ICP备15026294号-1